当前位置: 24848威尼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正文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介绍

作者: 编辑:吴琼 发布时间:2021-12-27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依据中学地理教育对师资人才的需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粤东西北教师教育振兴,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合格本科师范毕业生,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地理教育情怀深厚,具有扎实地理科学专业基础和较强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研能力突出,精于地理教学和善于育人工作的中学地理教师。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4年获评广州市名牌专业,2017年通过广东省卓越地理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验收,2020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第二级),2020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培养目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本专业确定的具体目标为:

1. 方针引领,以德为先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热爱地理教学,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有成为优秀地理教师的志向,担当学生钻研地理科学的启蒙者和指路人。

2. 学识扎实,追求卓越

响应国家和地方提出的系列基础教育政策和改革要求,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熟悉中学地理教育基本规律,习得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引领和组织团队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的中学地理骨干教师。

3. 视野开阔,能力发展。

“视野开阔”是高素质人才的认知特征,“能力发展”是“广大底色”的核心内涵。在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指导下,培养关注前沿、精于钻研、善于反思,长于沟通协作和终身学习,具有开放的能力架构和较强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个性发展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学地理教师。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4年,允许在3-7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57学分,且应该满足各类型课程相应的修业要求。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定位,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扎实落实“一践行、三学会”,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具体素质和能力要求:

(一)践行师德

1. 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具有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志向。

2. 教育情怀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从教意愿强,认同中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自觉提升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了解地理科学的学科作用与地位,掌握中学地理教学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认同地理教师的工作意义。

(二)学会教学

1. 学科素养

了解国内外地理科学发展历史、动态和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与基本范式,认识地理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地理教学和生活问题。

2. 教学能力

能够依据地理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地理教学设计;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和实施,具备扎实的中学地理教学技能,并在指导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学体验;能够进行学业评价,合理分析学生地理学习质量;掌握常规的教育调查、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地理教育实践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地理教学研究能力。

(三)学会育人

1. 班级指导

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系统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原理与手段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备开展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并能妥善应对突发事件;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

2. 综合育人

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及养成的教育规律,深刻理解学科的整体育人价值,具备正确的学科教育价值观,能够自觉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及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具备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共青团活动和社团活动的能力,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指导。

(四)学会发展

1. 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具有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根据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开展思考,能够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实践。

2. 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积极体验,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与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开展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

 

四、课程体系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课程类型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图1);在专业类课程中,又包含多种不用的模块(图2):


具体的课程构成和修学顺序由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地图展示(图3):

图3: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地图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1名、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名、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1名、广州高层次人才入选者2名、广州大学教学名师1名;67%的老师有境外留学背景,86%的老师获得博士学位。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国际化的特征(图4)。

 

图4:地理科学专业师资结构

 

六、教学条件

地理科学专业的特色教学包括专业实验与野外实习两大部分。

1. 实验条件

专业实验依托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实验室开展教学,该实验室2014年以来先后获评广东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图5)。该实验室除了承担本学院各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还是广东省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是一些专项科研项目的联合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有天象馆、虚拟地理环境室、地质地貌、地理信息技术室、遥感技术室、植物地理室、土壤地理室、地理智慧课室、气象室与户外气象观测站等分室,各室的主要功能介绍见表1;实验场景见图6。

图5: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实验室

表1: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及其功能介绍

分室名称

功能简介

场景图片

天象馆、虚拟地理环境室

由天象馆、虚拟现实等软硬件等组成,主要承担《地球概论》、《天文学基础》等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和天文科普活动,是地学与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场所之一。天象馆集光学、数字及仿真功能为一体,结合多媒体通道实现数字球幕投影和模拟仿真。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模拟地球各种地理环境情景及特征。



地质地貌室

由地质实验室、岩矿标本展览室组成,拥有岩矿标本、地质模型、硬度计、比色标本、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实验实习用品。主要承担《地质学基础》、《地貌学与水文学》、《自然地理实验》等课程教学和地学科普活动,是地学与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场所之一。


地理信息技术室

由微型计算机及地理信息、数据库、程序开发等软硬件组成,主要承担《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软件应用实验》、《WebGIS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GIS设计与开发》、《C++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ArcObjects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技术》、《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实验教学。

遥感技术室

由计算机及遥感软硬件组成,主要承担《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实验》等课程实验教学。

植物地理室

 

拥有生物显微镜及各类植物标本上千种,主要承担《土壤与植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实验》等课程实验教学,是地学与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场所之一。

土壤地理室

 

拥有常规土壤实验测试仪器以及恒温恒湿培养房、土壤取样器等先进设备,主要承担《土壤与植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实验》、《土地资源学》等课程实验教学。

地理智慧课室

拥有穹顶下数字星球演示系统、多媒体教学用图与教学实验系统、微格教学系统等教学设备,主要承担《地理教学技能》、《中学地理智慧教学》、《地理板图与板画》等课程实验教学,及各类师范技能类与课程开发类比赛集训任务。

气象室与户外气象观测站

拥有常规的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百叶箱、雨量计和干湿球温度计等设备,主要承担《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实验》、《生态监测与创新训练》等课程实验教学。


图6:学生实验场景

2. 实习基地

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最重要特色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完成地质地貌与水文实习、生物与土壤地理实习、经济与人文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4个专业野外实习(图7)。建立有广东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此外还有中国客家博物馆、丹霞山自然保护区等校级实践教学基地。


图7:地理专业野外实习

此外,作为师范教育类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还需要完成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图8)。为了确保教育类实习保质保量的完成,也建有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增城中学,市级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第一中学,两所与广州教育局共建创新教育实验区学校——广州市第九十八中学和增城应元中学,以及番禺石碁中学、深圳华侨城中学等多所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图9);还聘请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导师。

图8:教学实践环节

undefined

图9:教学基地 

七、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为了使有志于从事地理科学研究的学生能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培养科研能力,2017年开始创办了“行知地理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在三年级的学生中挑选拔尖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其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熟悉地理学科研究前沿,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的能力,有意愿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图10)。

图10:强化科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