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4848威尼斯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湛江市海岸带红树林湿地野外调研(第一期):人工营造红树林湿地上边界范围及其潮滩微地貌

作者:陈康林、龚建周、邱霓 编辑:吴琼 发布时间:2023-07-05

73-4日,我院龚建周教授、邱霓高级实验师、陈康林博士后,带领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陈智勇硕士生、测绘工程专业吴耀炜硕士生及地理科学专业袁海威本科生前往湛江吴川市和霞山区海岸带,开展人工营造红树林湿地上边界范围识别、种类辨识、及其潮滩微地貌结构的系统调研,同时,利用无人机对湛江市东部海岸带典型人工营造红树林湿地分布区域进行识别与获取。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特殊植物群落,因红树树皮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割开红树植物表皮,单宁氧化变红,树皮和刀口呈现红色,所以得名红树 红树林为适应海岸潮间带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不但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促淤造陆、净化环境、改善生态状况等多种功能,而且还是水禽重要的栖息地,也是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红树林面积虽然不到全球热带森林的1%,却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也是生态服务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之称。

湛江有红树林之城的称号。湛江红树林面积达9000多公顷,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8%,是中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当前,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背景下,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逆势递增,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近年来,湛江通过实施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等项目,对清退的养殖塘进行生态修复,大力开展红树林人工造林,共新种红树林3350亩。

由于红树林分布在潮间带浅滩,传统的野外实地调查受到淤泥以及潮汐作用的干扰,难以对红树林空间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低空无人机成本低、数据采集灵活、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具有实时获取影像资料的能力,特别在小区域低空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73-4日,龚建周教授和邱霓高级实验师带领团队骨干成员开展红树林种类的辨识,实地调查发现湛江市霞山区、麻章区和雷州市河口湾上游河堤人工恢复红树林主要以无瓣海桑、水黄皮和桐花树为主,伴生物种有海漆、卤蕨等。另外,利用无人机航拍界定红树林上边界分布的范围。

   

在了解红树林种类及其分布边界后,陈康林博士后讲解红树林潮滩微地貌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共同探讨涨落潮周期槽沟的水动力机制等问题,为后续研究红树林潮滩长时序的地貌演变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奠定了基础。   

   

在本次野外实地考察中,考察区域的红树林湿地位于湛江市东部海岸带,邻近咸淡水交接的河口生态系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经过初步的考察发现,当地红树林湿地为底栖动物和鸟类(国家重点保护名录61种鸟类)提供了栖息地,有效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其次,基于与周围裸地斑块的初步对比,当地红树林湿地在保障海岸带生态安全、抵御风暴潮等抗灾减灾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此外,由于该区域部分海岸带红树林湿地为人工营造修复而成的,其对于我国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10442071123)、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2023M730758)及广州大学博士后启动基金项目对此次海岸带红树林野外调研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