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
热红外遥感数据常用于城市地表热岛效应研究。然而由于地表异质性导致地表温度在空间上变化较大,遥感观测的热红外遥感数据在城市区域呈现较强的方向性,垂直或者近似垂直角度观测的热红外遥感数据包含的信息大部分来自屋顶或者地面等表面,这一温度与城市内部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密集城市区域,所有的表面包括墙面都与周围大气有着能量交换,而这些能量交换过程决定了城市内部的气候环境,热岛是城市气候环境的一种呈现。如果只是简单地用遥感观测得到的片面信息去量化城市热岛会带来多大偏差?
本研究对比了基于遥感直接观测的辐射温度和基于经验模型得到的城市完整地表温度计算得到的城市地表热岛强度和城市几何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几何结构对基于完整地表温度得到的热岛强度有更加显著的影响,而且基于完整温度的城市地表在白天甚至会出现“冷岛效应”,这点与基于气温的城市冠层热岛相似。结果也表明增大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异质性可以在白天和晚上有效的降低城市热岛强度,一方面原因是内部高度差异较大的建筑群有利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遮挡增大阴影,另一方面结构和高度差异大的建筑物会增大地表的粗糙度,有利于城市冠层的多于能量转化为感热形式加热大气而降低地表温度,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尽量避免形状结构均一的建筑群。另外,本研究也探讨了目前基于气温和地表温度用于城市热岛研究各自的局限性,
链接原文:
相关成果以“Assessing the impact of urban geometry on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SUHI) using complete and nadir temperatures”为题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本文第一作者为广州大学2484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杨锦鑫博士,通讯作者为广州大学2484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吴志峰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rmet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joc.6919?af=R (doi: 10.1002/joc.6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