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4848威尼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18级地理师范区域综合实习之二|探访历史名镇

作者:王蕾彬 编辑: 发布时间:2020-11-03

实习地点: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松口古镇、三河镇

实习内容:客家文化概况、松口古镇的聚落变迁、三江源战役中的地理要素、汇城村、三河坝河流地貌

一、实习区域基本概况

1.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地处梅江河边客家公园旁。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渊源与发展,系统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与客家民俗文物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博物馆。2015422日,由中国客家博物馆和我校合作共建的广州大学实习基地正式落户。

 

1 中国客家博物馆

2.  松口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区域东北部,梅江下游。是全国重点镇。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区第一大镇。松口古镇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停滞—复兴” 。

 

2 松口镇

 

3.  三河镇隶属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位于大埔县西部,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三河享有韩江水运之利,沿江各岸村庄可通舟楫。梅埔公路穿境而过,大埔县火车站、梅大高速终点均设在三河,三河因此形成了水路、公路、铁路相互配套的交通网络,成为大埔县水陆交通枢纽。

 

3 梅江、汀江、梅谭河三江汇合

 二、实习内容

1. 中国客家博物馆

客家是汉族一个颇具特色的民系。从两晋时期(公元265420年)开始,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由中原出发,跨黄河、过长江,经过迁徙路上数十代人的定居、融合、发展,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著居民长时期的交融、繁衍,形成语言相通、文化认同一致的族群客家民系。

在粤闽赣边地区发展定型后的客家人,在元、明、清三朝社会的多次变革中,再次迁徙到川、桂、琼、湘、滇、台港、澳等地及海外各地。在千百年的迁徙过程中,客家民系不断淬炼自己,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创造了中国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


4 客家在国内五次大迁徙路线图

2. 松口镇聚落变迁

松口镇历史悠久,为岭南十大古镇(梅县松口、潮汕澄海、顺德杏坛、南雄珠玑之一)。历史上,梅州地区的陆路交通都不甚发达,松口又是韩江与梅江的交汇之处,梅州地区的商人、船客、货物大多取道松口由水路直达汕头乃至南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该地区的人和物来往频繁,松口因此一度繁华,并有“松口不认州”之说,还曾被称为“小香港”。因此松口港为客家人海外迁徙的第一站,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之一。

 

5 中西合璧的大楼

松口镇至今还保留了各时期的街道建筑。梅东桥下,沿江一带的大街,便于货运,商业繁荣,店铺多为二三层的沙灰木楼,街道则于民国初年扩宽,是改良式的明清建筑。松口古镇老街,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原来的明清街道风貌。依着梅江有条几百米长的南洋风格骑楼是20世纪30年代由华侨投资兴建的,商业鼎盛期有1000多家商铺林立其间。由于受南洋文化的影响,松口的街道大多是中西结合。狭长的街道,整齐的铺面,统一的骑楼,均展现着岭南建筑特色。

 

6 梅东桥

7 梅东桥下景观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公路和铁路交通的发展,水路运输渐渐没落,松口作为大量商品和货物集散地的盛况已一去不返,集镇也不如往昔繁华。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大量松口年轻劳动力前往珠三角城市如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打工、经商、落户;松口镇因此呈现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随之,历史悠久的老街道年久失修,呈现出令人惋惜的衰败景象。


     8 随处可见的年迈老人

地形的高低适中是城镇选址的重要原则。经过资料收集发现,松口镇的警戒水位为52米,而自从2000年以来,就有4次大水患灾害的出现,水位数次越过警戒水位4-5米;松口镇的墟市纷纷内迁,人口外迁落户,更加剧了松口镇的衰落的迹象

 

9 破败的房屋

但是种种的衰落迹象并不意味着松口镇已经丧失了保护的价值,任由其败落凋零。经过实地地考察,我们发现松口镇除了还保存着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还寄存着千万客家人民的客家精神内核、客家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极具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松口镇需要重新明确旅游定位,挖掘古镇文化特色,对传统文化实体进行合理的修缮与融资开发,再创客家辉煌。

 3. 三河镇

三河坝群峰对峙、地势较高且险峻。旧时这里内河航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三河坝高处俯瞰可见朱德大桥横跨汀江,中山大桥屹立于梅江之上,梅潭河在背后流过,三江最终在我们所处位置的左方汇聚形成了韩江。占据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意味着无论敌军从何处追击而来都能做到守住并时刻准备回击,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

 

10 松口镇警戒水位线以及数次大水患水位记录

汇城村位于韩江源头,地处河流堆积岸的阶地上。明代古墙、三河老街、中山纪念堂(我国最早修建的中山纪念堂)等都位于村内。古时这里便是盐运枢纽,市场繁荣、船只往来频繁,有“小潮州”之称。

三河坝河流地貌尽显特色,梅江下游拐弯处凹凸岸差异明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两岸皆有人工修筑的石坝,凹岸约有八条石坝且相对密集,凸岸约有三条石坝且短而分散。石坝基本垂直于河道并往上游倾斜,当河流流量增大时两岸石坝便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石坝增加了摩擦力使得水流侵蚀作用减弱而减少凹凸岸的侵蚀程度,更好地保护基滩。

 

三、实习体会

高同学:东山书院是梅州最优秀的学校东山中学的前身,这里书香气息静谧尔雅。踏过状元桥登上魁星阁祈愿敲钟,满满的仪式感,感受着梅州人世代传承的重教文化。前有水后有山,仿佛水为笔墨 山为笔架,寓意此处应为读书圣地。教育的发展 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潜力具有直接影响,梅州人对教育的重视才造就了嘉兴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客家文化博物馆,听讲解员的介绍,更是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客家人重视族群文化的传承通过族谱让世世代代能够追祖溯宗。在松口镇,我们看到了许多曾经精美宏伟的建筑现在荒凉废弃,那些是曾经的海事办公楼、港务厅等,行政管理空间都这么多可想而知当年松口的水运商贸发展多么繁荣,既感到震惊又为现在的荒凉感到惋惜。

 

黄同学:在今天的行程中,我对东山书院的印象尤为深刻。东山书院前有周溪,后靠东山,脉承梅州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栋梁之才代代辈出。在书院的魁星阁内,条条红带承载着东山学子真切的梦想,随风飘扬。感慨于东山书院厚重的文化底蕴,佩服于东山师生勇敢坚毅的精神力量,东山书院一览让我感触良多。它宛如梅州教育史上一颗珍贵的明珠,将以其独特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儿女。

 

11 俯瞰韩江源

李同学:在松口镇中听老师讲解,在历史上,松口镇的水患较为严重。特别是在雨季,河水的流速大,水位也高。此外,松口镇的姓氏有120多种,这与当时松口的商贸发达,对外交流密切有一定的关系。在之后的考察途中,我们发现松口镇的洋楼多是具有东南亚建筑文化的类型,具有骑楼特色,门窗有鲜明的伊斯兰教风格,洋楼的修建结合了本地的实际环境进行改良。而且,通过跟当地店铺铺主的交流,我们得知整个松口镇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柚子,包括沙田柚和蜜柚。今天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三河镇,其古时是粤、闽的交通要津,是“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驻地。而汇成村所在地便位于韩江的源头。即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村的特色经济收入是旅游业。通过这一天的考察,我们对客都的概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图12 集体大合照

悠悠的老街道中,记载着曾经的繁荣景象,繁华的历史已被包裹在破旧的一砖一瓦之中。一座因水兴但也因水衰的城镇,未来该走向何方?勤劳艰苦的客家民系如何在祖国强国飞腾之路上再创辉煌?这些问题给我们留下了探索和思考。

 

 

供稿:18级区域综合实习第二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