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4848威尼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19级地规专业自然地理实习DAY3

作者:地规192 编辑:曾娟 发布时间:2020-11-11

一、行程安排

实习时间:2020年11月4日星期三

实习地点:丹霞山阳元山-通泰桥和阴元石-翔龙湖路线

实习主题:考察丹霞山阳元山及阴元石路线概况

实习内容:

1.了解丹霞山和丹霞地貌研究的历史、文化。

2.分析自然土壤剖面形态,掌握土壤的分类,分析土壤颜色、质地、松紧度、湿度、植物系、新生体和侵入体等基本性质。

3.阳元石的成因分析,理解节理、断层对形成丹霞地貌的影响。

4.蜂窝状洞穴、穿洞、壶穴的成因分析、对比。

5.层理、节理、片理、解理识别与区分。

6.平行层理、楔状交错层理的观察和素描,分析其形成的水动力条件。观察龟裂纹。这种发育在砂岩中的龟裂纹与泥裂构造有什么区别?这种龟裂纹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7.观察天生桥(通泰桥)的形态及风车岩穿洞附近的岩性及其变化。思考此处大型穿洞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差异风化作用、风力侵蚀等方面着手。

8.晒布崖,是什么地质作用在绝壁陡崖上形成了如此规则的竖直裂隙?请从构造节理和水流侵蚀两方面展开分析。

9.石棺岩-混元洞观察大型扁平洞穴,观察洞穴内由砂岩和泥岩互层构成的韵律层。

10.观察竖状洞穴地貌、石柱地貌。

11.观察流水对崖壁岩石的侵蚀作用。

12.观察卸荷节理形态,思考其所形成的原因。

13.观察冲积母质、坡积母质、残积母质和崩积母质发育的自然土壤剖面的差异。

指导老师:徐冲、李江涛、周平德、吴卓、张灵、林锦耀

二、丹霞山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石怪岩,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其中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七至九千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经地球的构造运动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地球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丹霞山被塑造成680座山石错落有致,形象万千。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坡,属亚热带南缘,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

三、阳元石路线:

拜阳台→云崖栈道→嘉遁亭→细美寨 →九九天梯→玄机台→通泰桥→狮子岩

(一)阳元石概况

阳元石是一柱冲天巨石,其形状不论是上部、中间乃至下部与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官都十分形似,此石高28米,直径七米,属石柱类型。据专家考证作为一个天然石柱,其从阳元山的大石墙分离出来,已有30万年历史,称为阳元石,是聚集阳光之阳,元气之元,意即阳刚之气也,其实阳元石是一两组交叉节理切割岩石,经后期地表水进入节理面差异侵蚀残余,而形成了蚀余柱,与阴元石遥相对应。

(二)云崖栈道

云崖栈道位于阳元山南坡,叫紫云崖。石阶凿于崖缝隙间,大部分路段坡度近90度,十分险要,催人胆颤,是景区内最险要的登山路段之一。有人说阳元山“不是华山,险似华山”。

(三)嘉遁亭

嘉遁亭位于丹霞山阳元山景区阳元石后山,是一个六角观景凉亭,位于天屏峰顶的一端。在此亭可以眺望丹霞景色,俯看可完整阳元石的巨型龟头,从丹霞山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的智能景区可以查到,阳元石观景台到嘉遁亭只有短短九百多米的距离,看上去似乎很容易到达目的地。从阳元石观景台出发,一路曲径通幽,很快就来到阳元山峭壁之下。只见万丈峭壁几乎找不到上山的路,走近才发现沿着峭壁,人工修凿出又陡又险的石阶,蜿蜒而上,很多地方就是挖了石头坑而已,基本成90度,而且旁边就是万丈悬崖,对人的心理的确是个挑战,不过悬崖下的美景又让人不自觉的想去欣赏。

(四)细美寨

细美寨三面悬崖峭壁,一面有石级可登,出山顶寨门下山尚有两道岗哨,扼上山之咽喉,地势异常险要。

(五)九九天梯

九九天梯是贴着崖体开凿出来的,很多石阶甚至是凿于崖缝隙间,坡度近90度,攀登时得手脚并用,面壁而上,正所谓“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因山道修在陡峭的山脊上,形若登天,诗曰“飞鸟回翔不敢度”,故称“天梯,因为陡峭危险而出名。

(六)通泰桥

通泰桥亦称天生桥,它是目前整个丹霞山风景区中最大的一座天生桥。此桥长50米,内拱跨度38米,拱高15米,桥面宽5--8米,桥面最薄处不足3米。桥面平整,造型优美,可与中国古桥之王赵州桥相貔美。也称为“岭南第一桥”。这座桥的形成是由于流水长时间顺着山体的平行节理(裂隙)将内部蚀穿,形成完美的桥拱,于是有了眼前这酷似人工修建的天桥。通泰桥,泰者,康泰,平安稳健。据说从此桥通过会万事亨通,心身康泰。

(七)狮子岩

狮子岩南、北并立一高一矮两座玲珑秀丽的石灰岩孤峰构成,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眺则如雄狮起舞。岩石内洞穴纵横,迂回曲折,洞套洞,穴套穴,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

(八)混元洞

混元洞是一个顺近水平泥质岩和粉砂岩夹层发育的大型风化扁平洞穴。该软岩层中有五层泥质岩在沉积时裂,被后期泥沙充填成为岩楔,风化后暴露在洞穴崖壁上和局部洞穴顶板上。这里环境清幽,适于静修。据说远古时期道元真人开辟狮子岩时就住在混元洞。

四、阴元石路线

翔龙湖码头→龙须涧、龙须亭→仙居岩道观→九龙亭→毓秀台→阴元石→玉带桥

(一)翔龙湖:

翔龙湖位于广东丹霞山长老峰南侧,因其湖面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青龙而得名,山崖上有古今龙文化石刻。翔龙湖位于长老峰南侧,龙首、龙角、龙身、龙爪、龙尾一应俱全,故取名翔龙湖。从龙头至龙尾总长1350米,水深18米。若驾一叶扁舟,于碧波中寻幽揽胜,倾听那龙吟似的汩汩泉声,令人自然生发遐思,万虑俱消。周围群山高崖与湖水组合为丹山碧水天然图画,在碧若玉盘的湖面上倒映着丹霞山的秀美身姿。自然景观有三涧、六峡、九洞、十八峰。

(二)龙须涧

再往前一段就到了龙须涧,龙须涧位于翔龙湖的西侧,由一条大断裂形成,断裂的顶上托举着一块石头。龙须涧应该就是青龙的龙须部位吧。这里的山体久远以来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两侧陡峭笔直向下,形成山涧,一侧呈深绿色,另一侧呈丹崖状,十分独特。

(三)仙居岩道观:

道家有“断龙虎”、“火龙真人”等玄妙说法,翔龙湖畔隐现仙气,自古就建有道观。仙居岩道观位于湖旁边的半山腰,传说道家祖师龙虎山张天师在这里降白虎救青龙,后人修建了道观以作纪念。殿堂依悬崖峭壁而建,在湖中的游船上可以远远望见这座镶嵌在山腰中的奇特建筑。道观内环境清幽,有“大音希声”等巨幅崖壁石刻,从道观内远眺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图|九龙亭

(四)阴元石:

阴元石,又名少元石,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翔龙湖游览区,因酷似女性外生殖器而得名。人们把这块造型、比例、颜色都相当配称的景点示为"母亲石"、"生命之门",示为少女的柔情、芳心。阴元石静静地躲在一线天外的山谷里,伴着山,伴着溪流,伴着灌木,伴着小草,悄然尽显委婉和阴柔。阳元石与阴元石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一大一小,这般巧合地相峙而立。阴元石高10.3米,宽4.8米,中间有一道裂开至底部的隙洞,内有惟妙惟肖的阴蒂、阴道口、阴毛等。阴元石隐藏于该山深山幽谷之中1998年被发现,其形状、比例、颜色简直是一具扩大了的女阴解剖模型,被示为"母亲石"、"生命之源"。

(五)玉带桥:

玉带桥建于翔龙湖面的龙轮廓腰部的玉带石上,两侧刻有古代龙图。远眺玉带桥也像是一条正在湖面戏水的龙昂首起飞,直冲云霄。

五、感悟与体会:

同学1: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更深的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了,亲眼见识了:恐龙岩、丹霞梧桐、沉积岩、卸荷节理、垂直节理、岩块的错落、软岩风化等自然现象,认识自然地理的同时,体会到了自然资源的各种可利用性,最凸显的就是自然景区,各种地貌在区域、空间、气候、时间、母质等因素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的景观,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下,我对自然地理的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最让我兴奋的是一步跨省的景区梅关古道(被称为古代的高速公路)。

同学2:

这次韶关野外实习是在大学学习了《地质学基础》与《地貌学》这两门课程,对各种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且对不同时代地层的岩性、化石特征、岩层接触关系等了初步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会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标本采集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另外两个班的同学,在丹霞山、大峡谷等地方,进行主要针对各种地质构造和不同时代地层的岩性、化石特征、岩层接触关系等的实习活动。这次实习一方面可使得我们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初步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和相关技能,并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地貌现象的初步能力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参加自然地理调查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实践基础。

同学3:

通过第三天的沿途观察,我们学习到了阴元石的形态的形成,残积风化,卸荷节理形态等多方面的知识。此外,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阳元石的成因以及差异风化作用,风力侵蚀对穿洞形成的影响。也通过对土壤颜色,质地,松紧度,湿度等多方面的分析,对土壤的分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丹霞地貌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同学4:

实习的第三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观察到了阳元石与阴元石这一对奇石。阳元石孤峰顶立,仰天高耸,实属壮观。同时也了解到阳元石本与阳元山是连为一体的,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使得二者隔开。身为地理人,要用脚步丈量万物,我们齐心协力、互相扶持爬到了山顶的嘉遁庭,从更高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丹霞山。下午,我们围绕了翔龙湖一圈,来到了幽谷深处的阴元石,通过老师的讲解,认识到阴元石是由垂直节理经过流水侵蚀的过程形成的!在实习的道路上,我们不但加深了师生间的友谊,又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同学5:

在第三天的实习中,上午我们登上观日台俯瞰丹霞山地貌,看到了诸多沟谷、孤立石柱、以及大量“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岩,众多的石洞、石墙、天然桥,群峰如林,疏密相生,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也了解到丹霞地貌在发育过程中有“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阶段,而我们的实习地点丹霞山就属于壮年晚期的丹霞地貌,呈现出峰丛—峰林的景观,平缓山顶面<10%,侵蚀量55%-70%,丹霞山是不仅壮年期后期丹霞地貌区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大面积丹霞地貌分布区。基本涵盖了湿润区丹霞地貌的所有类型,一直是中国丹霞地貌对比研究的标准区域,我想这也是为何老师们会选择丹霞山作为实习地点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