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4848威尼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地规191/192/193班人文地理实习DAY1

作者:甘梓莹、龚建周 编辑:曾娟 发布时间:2020-10-13

记录小组:地规191/192/193班第一小组

实习时间:2020年10月12日

实习地点:梅州市兴宁市棣华围

实习主题:客家文化之围龙屋

指导老师:李文翎老师、滕丽老师、袁振杰老师、

陈晓越老师、龚建周老师、安宁老师、刘其伟老师

参与人员:地科院2019级地规专业全体学员及带队老师

行程安排

10月12日,是地规2019级全体学生人文地理实习的第一天。早上8.30,学生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行李在红棉路上车。临近12.00,学生们到达服务区吃饭休息半小时。再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梅州市兴宁棣华围,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了客家围龙屋的景观,见证了客家文化的魅力。学生们与当地的居民畅谈棣华围的历史和发展,带着自己的疑问和发现与老师们沟通,运用自己的知识基础深入了解棣华围!在参观的最后,地规的学生们与老师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见证我们的到来!下午3.30学生们再次出发,回到酒店休息,结束圆满的一天!

【总体概况】

梅州作为客家人最大规模的聚居地,体现这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棣华围,作为保存良好的客家围龙屋,棣华围的建筑特点不仅体现出客家文化中重视群居、尊卑的特点,还展现了自然环境与客家文化风俗的交通结合。

客家围龙屋,这是“客家”特殊身份和独特人文的载体。客家围龙屋又称为客家围屋、转龙屋等,是汉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也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之一。 客家围龙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所谓围龙屋,“龙”指的是屋后山峦的走势,“围”指的是半圆形的屋子。其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棣华围的参观与考察,我们初步了解了客家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和围龙屋的建筑风格。棣华围百年的历史,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大家族在凝聚家族力量,追求兴旺发达的智慧。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建筑特点】

围龙屋是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之一,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去的棣华围(俗称刁萃丰)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位于兴宁市刁坊镇周兴村,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坐西南向东北,为三堂四横一枕杠四角围龙屋,分布面积103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183平方米。围屋及枕杠均是2层重檐走马楼,楼上四周相通。禾坪两侧设置出入斗门,镶有石刻门额“棣华围”,为清朝翰林刘国明所书。右侧有一水井,左侧建有“新学堂”,吸收学生上学之用。2009年12月公布为兴宁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棣华围,这座经典的围龙屋的一些构造,,前排是半月形池塘,主要用来储天然水以防旱防火灾。抬起头,能够看到很多当初客家人为防山贼敌人的特色建筑,便于躲藏和射击。进入房屋里面,很多天井用于排水,也看到在中轴线外侧对称的二层堂屋。棣华围房屋很多,274个房间,古便有“住不尽刁萃丰的屋”。再往里走,后排是半圆形围屋,与半月形池塘合为一个圆,有天人合一之意。

undefined

而我们去的刁萃丰有一个与普通围龙屋不太相同的地方就是他建有两层高,其中一些建筑也因其家族子弟对外经商与不同文化碰撞交融,而结合了一些西洋特色。两层高的楼加上广阔的庭院,目及之处都显得十分的气派宏伟。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学子感悟】

地规191班:

感悟1:“从广州一路到梅州,我看到一路上的城市群到零散的房屋的明显变化。到了新宁棣华围,很明显看到棣华围以中轴对称的建筑特色。其面朝池塘,一方面是房屋排水都流到池塘里,另一方面是方便其浇灌农田。走进棣华围,里面的梁椽枋制作也很精美。在与周边居民的对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热情与善意,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围龙屋也在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围龙屋也逃不过时间的侵蚀,我们去的棣华围结构虽完整,但无人居住的房屋早被灰尘覆盖,重修也是一件大工程,原本在围龙屋里居住的人也逐渐搬了出去,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品质生活,时刻都应该保护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该明白,我们实习旅游的根本目的不是参观,而是为了学习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的人地关系等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继续为了保护文化传承而继续努力。”

感悟2:“此次去兴宁的棣华为围龙屋,该屋被评为“十大古民居”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地方,那就是很多小房子里面都有一个造型别致的小洞洞,而这个小窗口其实是用来御敌以及观察敌情的,从里面可以往外面射击,防止山贼土匪侵袭。因为它整一片区域的建筑是围起来的,我就感觉整个整体像是一座堡垒,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

undefined

感悟3:“棣华围“百年古屋,耐人寻味” 两条狗,几只鸡,人少许。少了旧日大家族聚居的热闹,多了几分平淡和从容。走近它,处处可见建造者的用心:青瓷质地的花窗蒙尘,却难掩光华;屋内稍显逼仄昏暗,小窗一开,便将翠绿引入屋内;化胎到半塘,地势从高到低,很好地解决了雨水排泄的问题,储蓄的雨水又有防火、浇灌的作用;连墙角处也要精雕细琢。土墙上深深浅浅的刻字诉说着自己的过去。实在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极具时代特色的痕迹:战局、抗美、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听毛主席的话……我仿佛透过它们 看见了那个年代,看见了人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摆脱贫困的急切和狂热……时光流转,人来来去去,棣华围一直在这里。”

——地规191学子

地规192班

感悟1:“今天下午两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棣华围(刁翠丰)这里曾经是客家商人兄弟的故居。进了牌坊之后,老师就开始给我们讲解棣华围的历史和建筑特征。跨过门槛,嗅到空气中自然的味道,轻轻抚摸着历经风雨的木纹,仿佛几十年前的人和事都浮现在眼前。经典的中轴对称结构和方围屋的搭配,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客家人南迁时宗族势力的庞大。围屋外的孔窗像一双双深邃的眼睛恫吓着外族人,身在异乡的客家人可能只是迫于当地人的各种排挤才无奈地选择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吧。终于,我们离开了饱受风雨洗礼的棣华围,我们同学心中也有不少感慨。”

undefined

感悟2:“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我们地理的人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梦想过走遍全世界,也畅想过探寻更深一步的真理。旅行者们看着满天繁星辨别方向,在无限山穷水尽里徘徊,期待着似有若无的柳暗花明,迎接着下一个希望和喜悦。车上,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观点。老师为大家讲解沿途现象反映出的地理知识,这一趟“旅行”,相信我们一定能收获满满。未来仍是个未知数,至少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但我们已满怀憧憬。实习不仅仅是学习过程,更是一种生活体验。实习过程同学们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谊。这次的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内学习专业知识,收获颇丰。相信这次的实习将会是同学们难忘的经历。

——地规192学子

地规193班

感悟1:“通过这次棣华围的参观活动,我们对于客家的民居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客家人小范围家族聚居所形成的独特围龙屋结构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屋内,一个家中的长幼之分,辈分高低在厅堂的分布,住所的安排中体现的非常清晰明确。棣华围的高门槛,以及圆弧状的储物房则体现了它曾经盛极一时的历史。如今的棣华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风韵犹存,但由于年久失修,不免有些破败与沧桑。这也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也不能忘了曾经的乡愁,要时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undefined

感悟2“棣华围,又称刁萃丰,为三堂四横一枕杠四角围龙屋,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周兴村,客家十大围龙屋之一 。它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建筑(一个是土楼,另一个是围龙屋。),屋子外面是禾坪(用来晒谷等),走进棣华围后,最外围是下堂,用来迎接一般的客人,再往里一点是中堂,用来迎接尊贵的客人,最里面的是上堂,用来进行红白喜事的。”

感悟3:“今天参观了棣华围,对一个西部地区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偌大的冲击。第一次见到土楼的我被这强烈的设计感所深深的吸引。房子的格局有如苏州园林般严谨对称,哪怕当地地市并不平缓,却十分稳固地屹立在那里。而了解到客家土楼背后的历史渊源,更加由衷的敬佩。土楼将中华民族的宗族精神以及对风水学的造诣做到了极致。让人极大地感受到了客家人民的智慧。”

——地规193学子

【专业集体合照】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