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4848威尼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实习动态 | 土壤生物地理野外实习第三天

作者:地理182班、地理183班 编辑:曾娟 发布时间:2019-11-16

11月15日是在罗浮山土壤生物地理野外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开始挑战罗浮山的最高峰——海拔1280米的飞云顶。出发前,方碧真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理论知识,并强调安全问题以及坐缆车的注意事项。我们分为两批,其中一批跟随俞方圆老师从山脚直接向山顶进发,另一批则跟随其他四位老师乘坐缆车至鹰嘴岩平台后攀爬至飞云顶。

乘坐缆车途中,不仅可以欣赏罗浮山的风景,我们还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植被的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变化。

undefined

图1 同学们乘坐缆车上山

在鹰嘴岩平台简单汇合后,老师和同学们陆续朝飞云顶出发。路上同学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尽管路有不平,身体疲惫,但没有一个同学放弃,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途中不乏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有嬉戏玩笑,但更多的是对于各类植物及群落、垂直地带变化和对土壤剖面认识的讨论,并采集植株丰富小组的标本库。

undefined

图2 同学们坚持不懈的背影

历尽千辛万苦,同学们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飞云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到如此美妙的山顶风光和一路观察到的生物和土壤垂直地带变化,纵使再辛苦,也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undefined

图3 飞云顶上鸟瞰风景

undefined

undefined

图4-5 地理182和183班级合照

欣赏完山顶风光,也不能忘记地理人的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海拔1200米和1100处分别挖掘了两个土壤剖面。老师从该土壤剖面发生层的颜色、结构、湿度、质地、孔隙度、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生物等方面为我们分析了土壤的剖面特征。同学们专心听讲,认真记录剖面特征,并亲身感受土壤的质感,收获良多。

undefined

图6 同学们认真听李江涛老师讲解山地黄壤剖面

两种土壤分别属于山地黄壤和山顶草甸土。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辨认出前者的腐殖质层薄,大约17cm后者的腐殖质层则深达45cm,这是由于两者的物质来源不同。前者主要来源于植被的凋落物,而该处植被主要以竹子和矮林为主,凋落物来源不丰富,所以腐殖质层较薄。而后者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根系的分泌物,而后者所处海拔高,多大风,并且水分条件与1100米处相差不多,故水分条件较差,植物的根系发达,深入土壤,根系分泌物多,故腐殖质层深厚。

undefined undefined

图7 山地黄壤                                图8 山顶草甸图

结束了一天的登顶行程,晚上同学们依然进行了集中学习,整理白天从山上带回来的各类植物,仔细辨认,贴上标签,制作标本,并为前几天制作的标本换纸。同学们积极讨论的声音在酒店小小的会议室里此起彼伏,很多同学甚至跟着其他小组学习认种,为即将到来的生物地理考试做准备。

undefined

图9 同学们集中压标本